大摩娱乐注册 大摩娱乐登录 大摩娱乐招商QQ

Navigation menu

来源:未知 责任编辑:admin

软件测试模型之 W 模型

  在软件质量体系中,为了更好地指导软件开发的全部过程、活动和任务,人们提出了软件开发模型。典型的开发模型有:边做边改模型(Build-and-Fix Model)、瀑布模型(Waterfall Model)、快速原型模型(Rapid Prototype Model)、增量模型(Incremental Model)、螺旋模型(Spiral Model)、演化模型(Incremental Model)、喷泉模型(Fountain Model)、智能模型(四代技术(4GL))、混合模型(Hybrid Model)。但是所有的开发模型都没有把软件测试列进去,这样就无法对软件测试过程进行很好的指导,而随着软件测试的发展,软件测试成为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之一,软件测试也慢慢地受到公司的重视,于是人们就希望软件测试也像软件开发一样,由一个模型来指导整个软件测试过程。当前最常见的软件测试模型有瀑布模型、V 模型、W 模型、H 模型和X 模型,下面详细介绍。

  由于V 模型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,人们就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对V 模型进行了改进,将V 模型演变为W 模型。W 模型由Evolutif 公司提出,由两个V 字型模型组成,相对于V 模型,W 模型增加了软件各开发阶段中应同步进行的验证和确认活动,如图2-6 所示。

  W 模型也称之为双V 模型,一个V 是开发的生命同期,另一个V 是测试的生命周期,W 模型与V 模型有一个很大的不同,就是W 模型是一个并行的模型,V 模型是一个串行的模型,W 模型开始是从需求分析开始就开始了,而不是等到编码完成后才开始。并且测试阶段的划分更清楚,而不仅仅是单元测试、集成测试、系统测试,还包括前期的测试计划、测试方案等内容,这更符合现在企业测试的流程。

  W 模型强调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,而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,需求、设计等同样要测试,也就是说,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。

  W 模型有利于尽早全面地发现问题。从需求分析开始测试工程师就参与到项目的测试中,当需求分析完成后,测试工程师就需要参与到需求的验证和确认活动中,并需要提供可测试性需求分析说明书,这样可以尽早地发现需求阶段的缺陷。同时,对需求的测试也有利于及时了解项目难度和测试风险,及早制定应对措施,这将显著减少总体测试时间,加快项目进度。但W 模型也存在局限性,需求、设计、编码等活动被视为是串行的,同时,测试和开发活动也保持着一种线性的前后关系,上一阶段完全结束,才可正式开始下一阶段工作,这样就无法支持迭代的开发模型。对于当前软件开发复杂多变的情况,W 模型并不能解除测试管理面临的困惑。